小魚媽覺得這是一本會激起母愛的書..
因為您會發現原本認定孩子「可惡」的行為是多麼地可愛~
我很喜歡封面的一段話:
教養,不只是陪伴而已。
身為父母,我們有責任去引領、教導,
給孩子用不放棄的信任與愛。
教養,不是去塑形一個完美的小孩。
我們能做的,是堅定的帶著孩子,
一起走向那不確定的未來。
認識李坤珊博士是因為好友chris借我一本
「讓孩子安心做自己」。
我覺得她的教育理念非常的"真實",
而且每每看她的書 我總是點頭如搗蒜班讚嘆不已。
「對對對...就是這樣」
「沒錯沒錯!!小魚就是這種反應」
「嘿啦!嘿啦!就是常常出現這些行為啦!」
這些話都是我常常邊看書邊在心裡跟自己說的話,
總覺得李博士超級的「了解」孩子,
而且很「懂」父母的心態....
當我收到親子天下寄給我這本書時,
說真得當時我並沒有很急得立刻閱讀,
因為當時正在為了小魚上不上幼稚園而煩惱,
原本我是設定五歲再讓他上幼稚園,
但是我因為開始出版作品再加上有了妹妹這個新成員的加入,
說真的 有時候真的心有餘而力不足,
我常笑著說家裡就像咆嘯山莊一樣,
媽媽就像潑婦一樣每天喊小孩.罵小孩...
總覺得這樣是不健康的關係,
對於小魚他從一個被我呵護至極甚至我常帶他到處上課到處玩,
不過一年的時間,變成我都以妹妹為重,
而且他也被迫要長大,
因為周圍的人常常都說:「因為你是哥哥 所以你應該.......」
說真的 對於一個四歲大的孩子,
這是多麼不公平甚至無法適應的態度.....
我記得那天我是因為去抽了公幼落榜後,
一直在為了"到底該送他上幼稚園還是在陪在身邊"而煩惱
看到擱在一旁的這本書,
拿起來翻了一下...
結果第一章節剛好就是我要的答案,
第一篇就是 學校.家的延長線,
天啊!看到這篇內文的時候,
我真的好開心也好訝異,
因為我要問的問題這邊通通幫我解答了,
就好像上帝派了使者來告訴我答案般的神奇,
看完之後我更確定我的孩子 必須要去讀書了。
之前會考慮小魚到底要不要上幼稚園,
主要是因為怕他沒接觸過團體生活,
到底能不能適應或者到底有沒有辦法相處?
會不會哭整天 哭著要找媽媽...
因為小魚去上課總是要我陪在身邊才可以,
就算沒陪在身邊也要我坐在他"視線"看的到的地方...
但是李博士的一句話 點醒了我...
"孩子 沒有你想像的那麼脆弱"
哈!的確~真的孩子沒有我想像中脆弱,
到底是孩子沒長大還是媽媽不肯放手!?
我突然間在心內有了這樣的問句出現!!
是的!我就是愧疚感~
覺得以前想要陪他到五歲在讓他上幼稚園,
現在卻因為自己的緣故,
必須要計劃提前實行,
所以....算是自己的愧疚感作祟吧!
讓學校成為家的延長線,
而老師就是學校裡的「媽媽」,
所以其實都是自己害怕接受孩子去上學這件事情,
而不是孩子到底適不適合去讀書了...
看完第一章節
我就知道 我是該放手且要抱持著開心的祝福
跟陪伴他開始接觸新的團體生活
書中也有分享
『順利銜接至托育環境兩方法』
我覺得這對即將小孩要入學的我們也非常的受用,
很感謝李博士把對孩子觀察細微的行為分析用文字分享給每個爸爸媽媽,
每一段話 每一字一句都深深地說中父母內心深處。
這是一本很值得珍藏跟入手的書,
不管您的小孩現在是幾歲,
我覺得不同階段來看這本書都會有不同的感觸跟體悟。
現在就快上博客來入手好書吧!
李坤珊.帶你長大 (博客來購書請點我)
波士頓教師訓練中心及幼兒園第一線教師、
《親子天下》人氣專欄「家有學前兒」作者李坤珊博士,
繼廣受讀者好評的《讓孩子安心做自己》後,
獻給2~6歲學前兒的第二本貼心教養書!
教養,不只是陪伴而已。身為父母,我們有責任去引領、教導,給孩子永不放棄的信任與愛。
教養,不是去形塑一個完美小孩。我們能做的,是堅定的帶著孩子,一起走向那不確定的未來。
兼具理論與實務經驗的美國幼兒園教師李坤珊博士,
繼廣受讀者好評的《讓孩子安心做自己》後,針對「家有學前兒」父母所面臨的種種困惑,
再次透過她親眼所見、親身所感的細膩觀察,歷時兩年重新編輯、彙整的又一力作。
大人如何在愛與信任之中立下界線?師長如何在孩子天生的欲望與動機中啟動創造能量?
由《親子天下》五年不墜的人氣專欄集結成書的《帶你長大》,
透過幼教專家知性感性兼具的筆觸,幫助父母帶著一顆安定的心,
領著寶貝跨出家的舒適圈、進入人際群體。
將帶著你一起大手攜著寶貝的小手,走過比陪伴更多一點的「引領」心法。
隨著年齡漸長,寶寶的生活圈開始有了幼兒園,多了才藝班……,
他們面對外在感到不安害怕,卻又不知如何清楚表達;
大人不理解他們說不出口的無助與困難,
往往以「又在鬧情緒」了一言以蔽之……真的是如此嗎?
《帶你長大》將帶你蹲下身,用幼兒的視角重新觀察這個世界、重新認識這群「小人兒」。
透過「學校,是家的延長線」,本書引導父母為幼兒灌溉勇氣,面對外在世界;
在「家,教會孩子生活」中,細訴如何為孩子打造一個「不必精打細算」的童年,
從動機與孩子天生欲望著手,「從生活中培養創造力」不再是件遙不可及的事。
而更重要的,當他們大喊「我不想睡」、「我不會,你來幫我」、「我不要,我要自己來」的當下,
身為父母的你,是否真的「讀懂孩子的話」,了解孩子需求與盼望?
衷心推薦給:
家有2~6歲學前兒的父母必讀:從家庭到學校,大人若能織就一張安心網,幼兒就能放膽去探索。
對「愛」與「界限」難以拿捏的父母必讀:找到共識就事論事,用永不放棄的愛,讓規矩成就方圓。
努力想「聽懂童言童語」的父母必讀:當大人開始能讀懂孩子的話,我們才能進入他的內心世界。
作者簡介
李坤珊
南依利諾大學幼兒教育博士,現任教於美國波士頓,育有一兒一女。
她將幼兒發展和教育理論的專業知識,實踐在與幼兒日日相處的第一線工作上,
近年來結合在理論與實踐上的經驗,為學校開創「融入與合作式」的雙語教學部門,
她同時在美國波士頓教師訓練中心,教導專業的幼兒園教師,
如何從幼兒的發展歷程和需求出發,給予孩子優質的學前教育。
著有《讓孩子安心做自己》、《讓寶寶愛看書》、《小小愛書人》、《童書非童書》。
目錄
PART 1. 學校,家的延長線
對二至六歲學前兒而言,最重要的學習,就是從家庭到學校的各方面適應。
良好的適應新環境,將為孩子帶來無比勇氣,面對成長中的各種挑戰。
1.讓寶貝安心上學,不害怕
2.給孩子一個寧靜角落
3.小小孩的無價之寶
4.請不要拿走我的小被被
5.愛與信任,是能力的培養皿
6.給孩子沒有壓力的期待
PART 2. 家,教會孩子生活
世界上最深刻、也最幸福的,莫過於相信有個地方、有個人,會始終不棄不離。
那個地方,就是「家」;那個人,就是身為父母的你。
1.沒有你,我長不大
2.建立生活常規,從小開始
3.你是孩子最重要的財富
4.教出有責任感的小孩
5.從「誰是我」到「我是誰」
6.我不要「精打細算」的童年
PART 3. 從生活中培養創造力
創造的欲望和動機,幼兒天生就有!但要讓他們成為創造能力,
就得滋養它們,帶領孩子從探索生活中的美好小事開始,培養創造力的基礎。
1.給孩子自己玩的機會
2.從真實生活中培養創造力
3.還給孩子創作的膽量
4.培育一個會思考的孩子
5.動手做,是最自然的學習方式
6.數位時代的必備生存能力
7.別再浪費孩子的時間了
PART 4. 讀懂孩子的話
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大人有時要聽得懂孩子的話。
讀懂孩子的需求,孩子也會跟你一樣,成為善解人意的人。
1.我不想睡,我睡不著
2.我不要,我要自己來
3.我不會收,我討厭收玩具
4.我哭、我鬧、我打滾
5.我不會,你幫我
6.我說了很壞很壞的話
尾聲 多愛孩子一點點……
跋 這就是我的寧寧與小福!
部落客推薦 一本療癒心中小小孩傷口的好書
ISBN:9789862418796
- 叢書系列:學習與教育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4.8 x 20.5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留言列表